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湿地松、火炬松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3-04 17:18    点击数:
字号:【

成果名称:湿地松、火炬松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所属领域:林木种业、良种高效繁育技术领域

成果介绍:湿地松和火炬松为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和工业原料林树种,其主要繁育方式是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然而种子繁殖后代在生长和产脂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变异,甚至同一个家系内不同单株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较好保持母株生长与高产脂等优良特性,团队系统研究了湿地松和火炬松组培再生、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技术,建立了湿地松和火炬松高效、稳定的体胚再生技术体系,发现了添加黄肽素PSK等能显著增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体胚平均诱导数分别为280个/g·FW和1029个/g·FW,体胚苗移栽成活率达80%,火炬松1年生体胚苗造林长势良好;构建了以湿地松优树茎段为材料的“茎段-愈伤组织-增殖-再生芽诱导-组培苗生根与移栽”器官间接发生的组培再生体系,突破了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不能多次诱导再生芽的技术难关,生根率提高至80%以上,且生根时间由50d缩短至20d,显著提升了组培再生效率;优化了湿地松和火炬松采穗圃营建与扦插繁育技术,成活率分别为93.3%和75.0%;采用全包穗条方法改进了湿地松和火炬松嫁接技术,使多个无性系嫁接成活率提升至100%;利用体胚、组培、扦插和嫁接技术繁育湿地松和火炬松优良无性苗木80万株,在安福、吉安等地营建了体胚苗、扦插与嫁接苗示范林,林相整齐、长势良好。本成果为我省甚至我国湿地松和火炬松无性系林业发展保障了充足的苗木来源,助力无性系林业的快速发展。

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等,具体面谈

适用范围:湿地松和火炬松良种无性繁育

成果来源: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成果负责人:杨春霞,博士,研究员,省林业局松类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江西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远航工程”资助对象、2022年“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双高工程)”,获2023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主要从事松类等林木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现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省重点研发计划及省育种攻关项目等5项,授权发明专利5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制(修)定地方标准6项,主持和参与审(认)良种5个,参编著作2部,在PBJ、ICP、林业科学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林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

联系电话:15679198535(杨春霞)

Copyright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通讯地址 | 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西大街1629号  邮编:330013

联系方式 | 电话:0791-83833728   电子邮箱:jxlkyxb@126.com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063号  |    赣ICP备12001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