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松材线虫病林分昆虫多样性与森林经营策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    作者:王一鸣    时间:2025-10-09 15:23    点击数:
字号:【

近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创新团队在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 PWD)干扰背景下,不同伐木强度对亚热带松林昆虫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Logging intensity reshapes insect biodiversity in pine wilt disease forests: A multi-trophic assessment from Jiangxi, China》为题,发表在期刊《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林学小类1区)。

图1 文章封面

松材线虫病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是全球最具破坏性的针叶林病害之一。自1982年传入我国以来,已造成严重生态与经济损失。当前防控主要依赖皆伐措施,但其对林分昆虫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影响尚缺系统研究。昆虫是维系森林养分循环与害虫调节的重要群体,评估不同采伐策略对其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兼顾病害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研究指出,高强度皆伐虽能控制病害,却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功能退化;而选择性采伐通过保留部分林冠与枯倒木,有助于维持群落稳定性与生态韧性。

团队建议在松材线虫病防控中推广保留性采伐(retention forestry),保持≥30%的林冠覆盖度与20–30 m³/公顷的枯死木量,并将虎甲科、蜻蛉科、步行虫科等指示类群纳入监测体系。本研究首次从多营养级层面系统揭示了“采伐强度—微生境—多样性”的生态机制,为我国及东亚地区病害林分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2 研究内容分析组图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创新团队王一鸣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喻爱林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刘晓华、金明霞、谢谷艾、李隆君等共同参与研究。该研究得到了“江西省林业局科技创新项目(2023[21])“松材线虫病疫木不同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昆虫群落影响研究”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89/ffgc.2025.1679737

Copyright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通讯地址 | 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西大街1629号  邮编:330013

联系方式 | 电话:0791-83833728   电子邮箱:jxlkyxb@126.com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063号  |    赣ICP备12001000号-1